
5月28日下午,明德书院在心海沙龙二楼举办“学文沙龙故事会”第二期读书分享活动,2020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刘政昊、李亚宁,202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谢纬等三名同学主讲《圆梦大地:袁隆平传》,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周媛媛老师、指导员郭艳琪参加了此次读书分享会。
刘政昊为大家介绍了袁隆平院士的成长经历,并分享了书中几篇印象深刻的小故事。他提到,袁隆平出生在北平,而袁隆平母子出院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特意经过了天安门广场,是中华民族优秀子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新生儿举行的一次洗礼。同时,袁隆平的父母都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这也对袁隆平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另外,刘政昊带大家了解了袁隆平在科研以外的多方面生活,比如热爱游泳,爱好音乐,积极参军入伍等,使大家对于袁隆平有了立体、多元的认识。
谢纬同学从袁隆平院士的科研成就方面与大家展开交流,他向大家分享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攻坚克难过程。通过交流,大家了解到在杂交水稻的培育过程中袁老曾遇到过四次挫折——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造反派砸碎了他种杂交稻秧苗的全部钵盆;1968年,震惊黔阳地区的“五一八毁禾案”,导致袁隆平的水稻实验田被毁;之后,在海南岛的三亚南红农场,辛苦培育的雄性不育秧苗竟被松鼠当成了美味佳肴;1970年,刚搬到云南省不久的袁老又遭遇滇南大地震,水稻研究再度推迟。谢纬表示,对于常人而言,当中的任何一次挫折都足以使人放弃,但袁隆平院士始终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进行研究,才最终成就了杂交水稻的诞生。
李亚宁同学向大家介绍了袁隆平院士的主要成就,其中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等十几个奖项。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农民曾自发为袁隆平建造的米菩萨雕像,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对他的爱戴。
汪含菁同学为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朗诵,与大家共同重温了袁隆平写给母亲的书信——《妈妈,稻子熟了》,表达出了对他深深的缅怀与敬意。
同学们分享完毕,周媛媛带领大家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周媛媛表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信仰,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袁隆平院士身上的优秀品质,坚定理想信念。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终将交到年轻人手上,而青年学子更应该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为国家贡献出自己平凡又伟大的力量。
通过此次读书交流活动,同学们对袁隆平院士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也在交流与讨论中对袁隆平院士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无私爱国的赤子情怀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同学们表示,巨人远行,精神流芳,自己会带着本次读书分享会的收获,在前行的道路上乘风破浪,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在自己学习与生活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最终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