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书院2025年春季学期人文经典领读活动正式开始

作者:人文学院 时间:2025-03-26 点击数:

新学期伊始,我们满怀激情地邀请每一位热爱阅读的朋友加入我们的读书活动。在这里,每一页书都是通往知识的桥梁,每一次讨论都是思想的火花碰撞。让我们一起在书海中遨游,探索未知,启迪智慧。欢迎你的加入,让我们共同开启一段精彩的阅读之旅!

1.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主讲教师:

毕聪正,博士,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艺术哲学。

赏析理由:

本书成书时间介于《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开启了康德的哲学思考从纯粹理性向实践理性(道德哲学与伦理学)的过渡。正是在本书中,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这一著名命题。阅读本书,有助于我们从道德和实践角度理解康德批判哲学整体架构背后的良苦用心。相比于康德其他著作的卷帙浩繁和晦涩难懂,本书语言较为通俗浅近,且列举了更多实例以帮助读者理解。

领读安排:

新图书馆三楼阅览室

每周一晚6:00-7:30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2.《非暴力沟通》

主讲教师:

郭思佳,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工作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

赏析理由:

《非暴力沟通》是一本关于沟通技巧与心灵成长的经典著作。通过阅读本书,同学们可以思考自己原本的沟通模式。并且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模式,疗愈自己内心、突破引发愤怒或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以有效的方式化解人际冲突、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领读安排:

新大活308

每周一晚6:00-7:30

第四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3.《小逻辑》和《智人之上》绪论

主讲教师:

崔巍,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教师,副教授,哲学博士。从事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时,对通识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研究。在明德书院多年领读哲学类经典著作。

赏析理由:

《小逻辑》和《智人之上》的绪论展示了理解现实的两种不同范式: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强调理性推演和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而赫拉利关注技术对集体意义的影响。两种思想的碰撞提出了人类理性主体地位的存续问题。哲学需辩证地理解技术革命的矛盾,并在技术与伦理的互动中重构真理的全体性。

领读安排:

新图书馆三楼阅览室

每周二晚6:00-7:30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4. 《心理抚养》

主讲教师:

李婷婷,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社会工作与心理系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海事社会工作,研究领域为循证社会科学、积极教育与性格优势培养、行为科学与心理健康。

赏析理由: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本书作者,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并提出了人的养育要关注早年心理抚养,尤其要关注与人性相关的情感、与命运相关的性格等观点。本书内容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科学著作。读完此书,你可能更加了解你自己的心境,了解你的原生家庭和父母,终将重拾面对当下和未来的勇气和力量。

领读安排:

新大活308

每周二晚6:00-7:30

第五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5.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主讲教师:

付楚幽,厦门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

赏析理由: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21世纪人类面临的新议题,包括生物贫困线、永生追求、幸福的定义以及科技对未来的影响。本书不仅是对未来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类智慧与技术、权力与责任、自由与控制之间关系的探索。尤瓦尔·赫拉利用他独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关于幸福的新定义,并提供实现幸福的方法。

领读安排:

新图书馆三楼阅览室

每周三晚6:00-7:30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6.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主讲教师:

李韵秋,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社会工作与心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

赏析理由:

《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不仅是社会学专业的经典入门读物,也为非专业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社会学世界的大门。社会学的想象力主张将个体放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和变迁秩序中加以审视和理解,以此激发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领读安排:

管理楼A421

每周三晚6:00-7:30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7. 《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

主讲教师:

齐笑婕,女,1996年生,汉族,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201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国家基地班,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2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前往台湾清华大学、金门大学访学交流。主要研究方向为海疆治理、社会文化史、政治制度史。

赏析理由:

讲好文物中的动物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物的历史内涵。本书于2024年8月首次出版,汇聚了80余家海内外博物馆,300余件传世国宝,解读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历史内涵,当我们阅读过这本书后,当我们再走进博物馆,冷冰冰的文物就会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而我们也会因此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中华文脉的守护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领读安排:

新大活308

每周三晚18:00开始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8. 《新药的故事》

主讲教师:

孙亮,辽宁大学药物分析学硕士,多次在药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拥有第一作者专利三篇,已获得‌GMP证书。

赏析理由

这是一本深蕴人文关怀的药物发展史,帮助你理性看待疾病,多一点思考,少一分恐惧。本书从一位一线科学家的专业视角出发,讲述了十余种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的新药的故事。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医药科普读本,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结合最新的数据,配以生动的故事,让严肃的医药知识不再枯燥,让有趣的人文故事更加真实。

领读安排:

英华五217

每周三下午14:00开始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9.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主讲教师:

于佳蓉,女,中共党员,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心理发展中心兼职咨询师。

赏析理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了一次心灵的疗愈之旅。它告诉我们,自卑与敏感并非不可战胜的敌人,而是成长路上的伙伴,它们提醒我们关注内心的需求,促使我们勇敢地面对自我,寻求改变。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愿意正视自我,勇敢前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让我们一起,跟随蛤蟆先生的脚步,踏上这场心灵成长的旅程,治愈自卑与敏感,拥抱更加美好的自己。

领读安排:

英华五216

每周三下午14:00开始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10.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主讲教师

刘磊,讲师,执业律师。

赏析理由:

村上春树以跑步为媒介,探讨生活、写作与自我修行的随笔集。书中,村上通过记录自己25年的跑步经历,展现了跑步如何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并从中提炼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他提到“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跑步,也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村上春树将跑步与写作类比,认为两者都需要耐力、专注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跑步,他学会了如何面对孤独、痛苦和挑战,并将其转化为创作的动力。这本书不仅适合跑步爱好者,也适合那些在生活与工作中寻求平衡与意义的人。它用平实的语言传递了坚持与自律的力量,激励读者在平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哲学。

领读安排:

文源楼左侧一楼会议室

每周三中午12:00开始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11. 《当下的力量》

主讲教师:

于亮,南京大学气象学学士,乔治梅森大学气候学博士,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讲师。平时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阅读哲理类和儒释道书籍。

赏析理由:

当下的力量》,身心灵大师埃克哈特·托利经典之作,20年蝉联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500多万册。这本书绝非鸡汤那么简单,这是一本能让人开悟的书。它告诉人们不要被自己大脑里的想法欺骗,正是这些错误的认知才导致我们的疼苦和烦恼,而打破它们、回到我们的当下(本心),才能真正获得自在的人生。

领读安排:

积学楼115

每周三晚18:00开始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12. 《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卷)》

主讲教师:

董震,哲学博士,副教授,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与心理系主任。

赏析理由: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经典理论著作,对于马理论类、法学类、社会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本书不可不读。本书亦是理解当下数字社会和人工智能社会中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的关键节点文献。本次读书活动是社会工作与心理系“课程思政”系列建设的又一次延伸,领读教师将综合应用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和国家安全学知识背景,引导青年学生理解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生成逻辑和固有局限性,进而对当前社会发展状况获得更加全面深入的把握。

领读安排:

新图书馆三楼阅览室

每周四晚18:00开始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13. 《当下的力量》

主讲教师:

韩晓琳,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讲授: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赏析理由: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指出人类痛苦的根源在于被大脑思维控制,总是焦虑过去和未来,而忽视了当下。人们以为幸福在未来或寄希望于过去的美好,却不知所有的一切都只在当下发生,过去和未来只是时间概念。只有向当下臣服,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获得内在智慧与喜悦,实现心灵的宁静与平和。

领读安排:

新图书馆三楼

每周四中午12:00开始

第四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14. 《三千年来谁铸币》

主讲教师:

刘翊臣,图书馆流通部副主任、阅读推广负责人,讲师,图书馆利用课授课教师。曾主持辽宁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课题、辽宁省图书馆学会课题,曾获大连市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案例一等奖。对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研究,讲课风格兼顾理论深度和趣味性。

赏析理由:

该书是以中国古代50枚代表性货币为线索,串联中国三千年历史的通俗学术著作。

以物证史的微观视角。聚焦钱币的形制、文字、材质等细节,从实物切入历史现场,还原古代经济制度、技术水平和审美观念。

跨时空的文明交融视角。通过边疆钱币与中原货币的对比,观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互动、民族政权对中华正统的认同。

经济与政治的互动视角。分析货币超发、虚值大钱等政策背后的财政危机,理解货币如何成为政权存续的“晴雨表”。

领读安排:

新图书馆三楼阅览室

每周五中午12:00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15. 《世说新语》

主讲教师:

鲍隆轩,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隋唐政治史、社会史、海洋史。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数篇,获得辽宁省历史学会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赏析理由:

《世说新语》是一部兼具文学性与趣味性的古典文献,它不仅是南朝笔记小说的代表性著作,也是研究中国传统士人生活与文化精神的重要材料。鲁迅先生称之为“名士的教科书”,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学术、道德、家庭等理念中的优秀内容进行了整理。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极佳窗口。

领读安排:

新大活308

每周四晚6:00-7:30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16. 《创造大都会:纽约空间与制度观察》

主讲教师:

陈彦婷,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教师,从事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领域的相关研究,研究重点为公共部门腐败、社会资本、数字海洋经济等。

赏析理由:

本书以城市为空间的中心,将建筑与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制度有机结合,展现了城市空间的多重维度。从欣赏意义而言,它不仅是一部城市史,更是对城市空间权力的深刻反思,提醒我们关注城市空间的生成方式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本书为现代城市空间建设提供了独特的解读框架,值得每位关注城市空间的师生深入阅读。

领读安排:

新大活308

每周五晚6:00-7:30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17. 《非暴力沟通》

主讲教师:

栗占宝,男,工学硕士,2007年考入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2011年7月保送本校研究生,同时留校工作任辅导员,2011年7月-2018年3月,先后任装备2011中队、2015中队辅导员,2018年3月-2021年7月,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行政办公室主任,2021年7月至今任科技处基地与团队建设办公室主任。

赏析理由:

本书是我2024读到的最具启发性的书籍,说话沟通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一种无意识的能力。这本书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沟通这项能力。这里的解读每一项都非常到位,本书最重要的指导就是不评判,不批评,不建议,只观察,说感受,谈需要,提请求。我总结的就是“观感需求”四字。最核心的内容是“寻找对方和自己真正的需求”,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来说就是知彼解己,既要懂对方又能让对方懂你。这里我特别推荐的是,要通过询问不断探索对方需求,另外就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如何处理冲突!

领读安排:

综合楼732会议室

每周五晚6:00-7:30

第四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18. 《阅微草堂笔记》

主讲教师:

厉梅,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赏析理由: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纪晓岚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纪昀作为乾隆朝居庙堂之高的文人,其驱策笔下的狐鬼神怪行走,意在神道设教、劝善惩恶。《阅微草堂笔记》在清代大量的笔记小说中独树一帜,成为唯一能够与《聊斋志异》相媲美的作品,二者被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璧”。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给予其高度评价。《阅微草堂笔记》不仅有精微高妙之思想,而且“叙述剪裁,贯穿映带,如云容水态,迥出天机”,体现出高超的艺术魅力。

领读安排:

新图书馆三楼阅览室

每周六上午9:30-11:30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19.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主讲教师:

张旭,复旦大学古代文学博士。

赏析理由: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备受推崇的经典书籍。领读本书,旨在带领大家领略中国文学传统里的优秀作品。由于原书篇幅稍夥,计划择要阅读:一诗歌部分:《诗经》选、《楚辞》选、汉魏六朝唐诗选;二诸子散文部分:《论语》选、《孟子》选、《庄子》选;三历史散文部分:《史记》选;四戏剧小说部分:《牡丹亭》选、《桃花扇》选;

文学为我们建构的世界,使我们的生命得到一种滋养,得到美和快乐。在这个世界里面,我们有一种更期待的、更向往的精神生活方式。希望和诸位同学一起读书,感受到彼此生命的珍贵和美好,优雅与高贵,不要辜负了生命的丰富的可能性。

领读安排:

德济楼101

每周六晚6:00-7:30

第三周开始第一次领读

欢迎全体师生踊跃参加。

明德书院

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邮编:116026

版权所有 © 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